head_bg3

公司新闻

建筑施工企业碳积分计算(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

 

建筑能碳如何测算?

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装配式建筑的节能优势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节约的用电量以及在使用阶段节约的能耗。碳排放方面,根据《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中的测算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在建造阶段减少碳排放6466吨,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2419吨。

碳中和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股票概念,如果必须将其分为一个板块,可以看作是环保板块的概念。

鼓励探索采取减碳降碳措施,为推动城乡建设领域各类建设项目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试点任务包括两项,一是围绕公共建筑、住宅及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筑工地等类型项目开展碳排放测算。

所谓碳汇,就是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把它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一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一辆机动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吨,一亩毛竹一年则可以吸收15吨二氧化碳。

住宅预制装配式的涵义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住宅预制装配式多为预制装配式住宅,其建造施工过程较现浇住宅在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优势,而预制装配式住宅与现浇住宅进行节能减排和碳排放对比测算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建筑碳排放如何计算?怎样减少建筑碳排放?

早在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为国家标准,GB/T51366-2019。此标准明确了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包括定义、计算边界、排放因子以及计算公式。建筑碳排放是指建筑物在建材生产与运输、建造与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为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在不同阶段的碳排放提供计算标准。标准定义了“建筑碳排放”和“碳排放因子”,并要求根据不同需求按阶段进行计算,累计得到全生命期碳排放量。

在家庭使用天然气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0.19。 家庭使用自来水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将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0.91。 出行时,如果驾驶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将油耗数乘以7。

特定领域碳排放计算 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工业、交通、建筑等,碳排放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该领域的特殊因素。例如,工业领域的碳排放计算需要考虑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工艺和设备等因素;交通领域的碳排放计算需要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特性等。

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包括建筑材料的加工、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建筑物的最终拆除和废物处理阶段的碳排放。 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涉及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以及这些材料从产地到建筑工地的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家庭用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将用水量度数乘以0.91来计算,结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驾驶小轿车出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将油耗数乘以7来计算,得到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建筑碳排放测算的主要难点与计算导则

1、建筑碳排放测算的主要难点在于工程建设领域材料设备的碳排放因子数据不全面,而计算导则主要为《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及部分地方制定的本地导则。以下是具体解释:主要难点: 碳排放因子数据不全面: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且不同品牌、型号、生产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存在差异。

2、当前难点在于工程建设领域材料设备的碳排放因子数据不全面。杜小光代表提议完善能源、建材的碳排放因子,明确温室气体核算范围,建立装配式建筑、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的配套标准。未来方向包括建立城乡建设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探索碳排放交易路径等。

3、当前建筑碳排放测算的难点在于工程建设领域涉及大量的材料和设备,碳排放因子数据不完整。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完善能源、建材的碳排放因子数值,明确温室气体的核算范围,针对装配式建筑、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建立配套的碳排放核算标准。

4、江苏省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需满足绿色三星要求,并降低碳排放15%以上。绿色建筑评价中,碳排放计算可额外加分。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规程》要求建设项目运行碳排放不超规划目标。陕西省修订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碳排放降低要求。广东省发布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版。

5、《农田水利工程碳排放计算导则》标准是由中国水利学会制定的,旨在指导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拆除、运行、物资材料生产运输等环节的碳排放计算与总量计算。该导则涵盖了新建、扩建和改建农田水利工程全过程的碳排放要求,为实现低碳、环保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6、内容:重点在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用能效率,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目的:覆盖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阶段,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内容:关注节水规划、提高用水效率和雨污水综合利用。目的:优化水资源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节材与材料资源管理:内容:包括节材规划、使用绿色建材等。

建筑碳排放如何计算?《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1、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与操作有关的项目、进程或活动进行识别,收集数据,并应用公式将废气转化为CO2的等效产量。以下是关于碳排放计算的详细科普:计算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碳含量:首先要测定物质或过程中存在的碳含量。物质流量:考虑物质的物流过程以及输入输出,包括原料的消耗、产品的产出以及废物的处理等。

2、运行阶段、建造及拆除阶段和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根据《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主要包括运行阶段、建造及拆除阶段和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

3、近年来,关注隐含碳成为减少建筑和建设项目碳排放的手段,通常能显著降低10-20%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通常占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的20-50%,这表明了建筑行业在减少碳足迹方面的重要性。我国的《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对常用建材的碳排放进行了详细计算。

4、质量平衡法 对于二氧化碳(CO2)而言,碳质量平衡法下的排放计算公式为:二氧化碳(CO2)排放 = (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 - 产品产出量×产品含碳量 - 废物输出量×废物含碳量)× 44/12 其中,44/12是碳转换成CO2的转换系数(即CO2/C的相对原子质量)。

5、制造业工厂新建项目碳排放量的计算主要依赖于对该项目能源消费量的统计和转换。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和要点:统计能源消费量:实物量统计:首先,需要统计工厂新建项目实际使用的各种能源数量,如电力、天然气、汽油、柴油等,以报表规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6、目前,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有三种方式: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实测法。排放因子法(基于计算):特点:排放因子法是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碳核算办法。

建筑碳排放如何计算?《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全文及45页解读PPT

1、碳排放计算新范式: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明确了碳排放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从建筑的设计、建造、拆除,到建材生产与运输,都纳入碳排放的考量范围。关键术语如建筑碳足迹、碳排放因子和计算边界,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清晰的指南。

2、家庭用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将用水量度数乘以0.91来计算,结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驾驶小轿车出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将油耗数乘以7来计算,得到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3、早在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为国家标准,GB/T51366-2019。此标准明确了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包括定义、计算边界、排放因子以及计算公式。建筑碳排放是指建筑物在建材生产与运输、建造与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发布时间: 2025-07-02